“八福”导言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主日平安!

感谢主!在上周复活节主日,我们有四位慕道友受洗归入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下,正式开始了他们有福的人生。因此,从今天开始,我们就借周报牧函来分享圣经记录于马太福音的关于主耶稣所讲的“八福”,让我们来了解神所启示给我们的蒙福人生的关键所在。

在我们中国文化中,很注重福气。所以逢年过节都喜欢把一个硕大的福字张贴在显眼的地方。甚至把福字倒过来贴,以谐音的方式来渴慕“福到” 的愿望。然而,我们虽然有渴望,也有美好祝愿的话,但却没有使我们真能得到福气的具体方法。因此,我们的这些祝福就显得虚浮而空洞,就如我们祝愿某人顺利到达某地,却没有能使他到达那里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一样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我们如今的情况不同了。我们已经来到了创造天地万物的主面前,并蒙祂的恩赐,得到了祂所启示的宝贵话语:圣经,使我们知道,祂才是福气的来源,并蒙祂指示,使我们知道如何从祂那里得蒙赐福。这就是我们研读马太福音所记之主耶稣所宣讲之“八福”的意义。

由于人类语言本身就很有限,再加上文化不同,历史久远,翻译上的困难等等因素,使得我们能正确把握经文的解释,从而了解神的心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我们感谢神,因祂不仅赐给我们一本圣经;同时还赐给我们一位圣灵住在我们里面,感动引导我们明白且进入神所启示给我们的真理。因此,我们用谦卑、顺从的心,来祷告仰望圣灵的引导,在神一贯的心意并整本圣经真理的光中,尽量准确地把握有关主耶稣所讲“八福”的蒙福之道。

在圣经一开始,神创造天地万物,最后,神就按自己的形像和样式造了人类(参考创世记第一章)。新约圣经明确地告诉我们,虽然造物的大工是三而一的神共同的作为;然而,在具体把这一切成就,又使之得以正常维系的,乃是三一神的第二位格的“圣子”,即:在祂道成肉身时被称为耶稣基督的神的儿子。就是马太福音中所记载,曾向门徒和众人宣告“八福”的我们的主。

在创世记中,作为造物的主,祂就曾宣传:“神就赐福给他们,又对他们说:‘要生养众多,遍满地面,治理这地;也要管理海里的鱼、空中的鸟,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。’”(创 1:28)在这里,我们至少看到神赐福的三个方面的原因:神是爱、神的丰富和神的荣耀。

圣经说:“神就是爱。”(约一 4:8、16)爱是要在关系里面体现出来的。所以,人要与神同在,活在神的爱里,这是神造人的重要动机。从路加福音 3:38 所说的精神使我们得知,神是把人类当祂自己的孩子而造的。

然后是神的丰富。所以,不但要生养,还要众多。神不是单薄的,而是极其丰富的。我想,我们华人所说:“多子多福”的概念大概就来源于此。人类被造的生活中,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要“管理”神所造的一切。“管

理”在原文里是“统治”的意思。所以,人类的被造是在一切的被造界之上,是以统治者的身份而被造的。因此,人类不但是一切被造界的主人,神还让我们借管理来分享祂的权柄、能力和智慧。

然而,始祖因对神的不信,以致被撒但勾引,犯了罪,与神隔绝了。于是就从蒙福的地位上彻底失落了。这就是人类一切空虚、劳累、痛苦、恐惧的总根源。

感谢我们的神。祂并没有就此放弃;而是要拯救人类脱离这“死在过犯罪恶中”的状态。(弗 2:1)因此,主耶稣在新约一开始,不仅以造物主的权柄和大能,更以救赎主的身份,来宣告恢复人类蒙福地位的信息。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和其中的“八福”,就比较容易明白了。主耶稣讲这一切的话的目的,都是围绕着“因信称义”、拯救人类脱离

被定罪的地位,恢复与神同在的关系,得以继承神所要赐给我们的天上的产业,恢复神起初创造我们的目的,这就是主耶稣所说:“有福了!”的关键信息。弟兄姊妹要注意:主所讲的关键目的,不是要叫我们去做什么样的事,而是要使我们知道,什么要的人才是可能蒙福的人。

–张但理牧师

“死”与“生”的福音

亲爱的弟兄姊妹,复活节平安!

今天是复活节,又有弟兄姊妹回应主耶稣的生命之约,受洗归主,真是欢天喜地。主耶稣曾说:“我告诉你们:一个罪人悔改,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。” (路 15:10)

从上个主日开始到今天,各处教会都在记念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、圣经律法中所规定的逾越节,也叫除酵节,同时又是教会的受难节与复活节。这些节期中所记念的内容,其中最关键的是“死”与“生”。有关这点请让我慢慢与各位道来。

在我们世俗的文化中,“宗教”已经成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,特别是华人文化,更是认为宗教都一样,都是好的、劝人行善的。其实,这是一个根本错误的观念。创造天地的主,我们众人天上的父,惟恐我们落入了这样的错误里,于是从一开始就启示人类:生命蒙福,不是靠修行,而是因信死而后生。早在人类历史之初,始祖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的时候,神就向人类明确了这个概念,并在圣经所记录人类历史第一代人的事件,即:该隐、亚伯事件中,把此概念进一步强化了。

圣经从一开始就彻底否定了人类以自我为中心,通过修行自我以致蒙福的可能性。在《箴言》书中反复强调:“有一条路,人以为正,至终成为死亡之路。”(箴 16:25)这里所说的就是“自我完善”的修行之路。

听啊,天国的君王,造物的主,曾郑重地宣告:“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,来跟从我。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(“生命”或作“ 灵魂”。下同),必丧掉生命;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,必救了生命。”(可 8:34-35)明显的,跟从主耶稣,不是去学个好道理,修身养性,做个好人;而是与祂同死(背起十字架而丧掉生命),然后再与祂同活。因此,我们再一次强调:基督徒的人生之路,不是修身养性的君子之路,而是死而后生的生命更新之路。正如经上所记:“神爱世人,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。”

(约 3:16)不是出死入生,而是先死后生。因此,一个人信耶稣成为基督徒的时候,不是旧我的复活,乃是旧我的彻底死去,新我的出生。因此,我们是被再生了一次,所以叫重生,英文称之为:born again。“复活”所强调的是过去的生命又活过来,生命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;而“重生”所强调的是再生的生命,这与从前的生命本质是不同的。

打个比方,一个包装盒里装着一枚金戒指,有人把那只戒指取出来,在其上嵌入了一块钻石,然后又把嵌入了钻石的戒指放回了原包装盒。这叫“重生”。后来,那人觉得那包装盒不好,于是把戒指取出来,放进了另一个包装盒里,这叫“复活”。这戒指就是我们的灵魂,而包装盒是指我们的身体。

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,因为祂的灵魂没有变化,只是穿上了不同的身体。祂道成肉身的时候,是祂同样的灵魂,为我们的缘故穿上了与我们相同的属这世界的肉体,这身体是必死的。当祂在十字架上被钉死,祂的灵魂就脱离了祂的肉体,天父就为祂无罪、不死、永不改变的灵魂预备了新的身体,是适合生活在永世里的身体。所以,当祂的灵魂进入新的身体里,就如原来的戒指放进新的包装盒,祂复活了。

圣经罗马书中说:“基督若在你们心里,身体就因罪而死,心灵却因义而活。”(罗 8:10)这节经文的意思是:当基督的灵魂进入我们里面,如同戒指上嵌入了钻石,虽然还装在原来必死的身体里(原包装盒),但那因信蒙神称义了,得着基督的灵同在的我们的新的灵魂,却因为不再有罪而永远活着了。将来我们必死的肉体死了,神要给我们一个与基督从死里复活后所穿上的同样的身体,那就是我们复活的身体,便要与复活的主永远同在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这就是“死”与“生”的福音。我们因信耶稣基督, 悔改归正,接受洗礼,与主立约,此时我们里面原来从亚当继承遗传下来的旧灵魂就死了,结束了;而有基督耶稣同在的新灵魂诞生了!虽然还在同样的身体里,表面看不出任何变化,但里面的人已经完全变了。宛如同样的包装盒里,所装的却是不同的戒指了。但我们都知道,起到决定性价值的,不是包装盒,而是里面的戒指。

正如经上所记:“若有人在基督里,他就是新造的人,旧事已过,都变成新的了。”(林后 5:17)

–张但理牧师

逃!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主日平安!

从昨天开始,以色列已经正式进入律法所规定的逾越节了。这是为记念神拯救祂的子民以色列出埃及,脱离被奴役的地位,得着自由,进入应许之地所设立的节期。当年以色列人出埃及,是一个非常恢宏的伟大行动。两百多万人口,在摩西、亚伦的带领之下,凌晨集合完毕,以神的云柱、火柱为引领,在逾越节的清晨出发了。经上记录说:“正当那日,耶和华将以色列人按着他们的军队,从埃及地领出来。”(出 12:51)虽然圣经形容以色列人出埃及说:“……以色列人是昂然无惧地出埃及。”(出 14:8)但在外人看来,却是准备不足、仓皇恐惧、混乱不堪的。因此有见状之人就向埃及王法老报告说:“百姓逃跑!”(出 14:5)的确如此。圣经说:“他们用埃及带出来的生面烤成无酵饼,这生面原没有发起,因为他们被催逼离开埃及不能耽延,也没有为自己预备什么食物。”(出 12:39)这就对当时的匆忙情形可见一斑。因此,用“逃”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。

其实,“逃”在圣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。在整本圣经中,“逃”这个字总共出现过近三百五十次之多。主耶稣在差门徒出去传道时就曾吩咐他们说:“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,就到那城里去。”(太 10:23)似乎圣经并不鼓励斗争、坚守以致牺牲自己;而是在必要的时候,选择放弃而逃跑。也就是说神指示祂所拣选的人,不要把指望放在原来生活的恶劣环境, 以为那里的情况会通过某种努力而变好。相反地,更多的时候选择逃跑,除非有神特别的应许和指引。

从整体上说,世界就是如此。神并没有应许,指望这个世界会变好;而是清楚说明,这个世界,会越来越坏,直到有一天要彻底毁坏而灭亡。因此,针对这个世界而言,神给我们的应许,是将来的新天新地。因此,神给我们的命令,是逃离世界,免得与之一同灭亡。因此,任何对这个世界心存幻想,认为这个世界的未来会更好,因此想努力改良这个世界的,都是与神的心意相违背的。我想这也许就是美国总统川普所提出: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口号破灭的根本原因吧。有关这点,主耶稣曾亲自提醒我们:“又好像罗得的日子,人又吃又喝,又买又卖,又耕种又盖造。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,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,把他们全都灭了。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。”(路 17:28-30)这正是今天的光景。重重迹象表面,主来的日子近了。最大的、摆在眼前的标志是以色列的复国。因此,这世界正在加速地败坏,朝灭亡飞奔。这世界目前还存在的唯一理由,就是神要拯救的人数还不够。一旦那数字被填满,主的日子就会立刻到来而绝不迟延。

当年被派往所多玛去营救罗得的天使曾对罗得说:“逃命吧!不可回头看,也不可在平原站住,要往山上逃跑,免得你被剿灭。”(创 19:17)天使吩咐这话,所多玛的其余百姓都毫不知情。他们只顾沉醉于他们对现实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上,根本不顾好好思考一下,天使造访有何意义。就连罗得的女婿们,已经被告知要逃命,神要毁灭所多玛了,他们竟以为是戏言而不理不睬。但这并不能改变神的计划,于是接下来的事发生是多么的可怕呀!最可惜的是罗得的妻子,圣经说:“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,就变成了一根盐柱。”(创 19:26)于是,她永远留在了逃命的途中,成为后世之人的鉴戒。因此,我们逃离,不仅仅是身体的逃离;更重要的是:“心更要逃离。”

亲爱的弟兄姊妹,现在正是神还给我们“逃离”机会的日子!

关键是我们的心不可留恋这世界,要以为十分的厌恶。这世界、连同我们的老肉体,都没有什么值得好留恋的。更何况留恋也好,不留恋也罢,我们都不能留住。在这仅存的时间中,我们只有一件事必须作,那就是奉命去拯救更多的灵魂。

弟兄姊妹,当年的逾越节之夜,以色列人是腰间束带,脚上穿鞋,手中拿杖,预备逃跑的。今天,我们也有这样的心吗?

–张但理牧师

秩序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主日平安!

再过两周,就是记念我们的主耶稣受难复活的日子了。在不同的教会传统中,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记念这重要的日子。借今天的牧函,我们也来讨论一个重要的话题:“秩序”。大概因为在“秩序”这个概念里包含有“权力”这个敏感内容,所以,在当今这样一个强调政治正确、造反有理、又特别注重自表谦卑的社会环境中,很多人选择回避这样的话题。这正中了撒但魔鬼的下怀。因为它就是一个不守本位、制造混乱、破坏秩序的高手。

愿一切颂赞、荣耀都归给我们的神!祂创造万物、命定法则、设立秩序,使一切都在祂的慈爱、权能和智慧中全然美好。“秩序”就是这美好和谐得以维继的基本保障。

神所创造的,不是一个死的、静止单一的世界,乃是活的,极其丰富且运动发展的世界。每一个其中的组成部分,都应在自己的位份上充分发挥自己正常的功用,可称之为健康。任何一个组成部分若不能发挥其所命定的正常功用,我们称之为“病”了。这概念似乎适用于许多的存在界。生病了就要及时得以治疗,治理就是恢复秩序,使不能正常发挥功用的,或次序混乱的,都能得到归正,以使所命定的秩序正常化。

在没有位格(即独立的主权和意志)的物质界,神所命定的秩序是绝对的。在那里,无声无息地见证着神所命定的秩序是何等美好且重要。

例如一棵树,有根、干、枝、叶、花、果,果子里都包着籽粒。这一切,都按神所命定的位份无言地发挥着各自的功用,秩序稳定,生机盎然! 设若根对干说:“岂由此理!为什么你那么高大威武,而我却要深埋地下? 我还要给你供应水分和营养!”于是乎,根不再甘居人下,从地里跑了出来,它要去与树干一比高低,其结果是什么呢?感谢神,神所创造和命定的,是树木没有自由意志的选择。所以,它们都在无言地见证着:遵守神所命定的秩序其必要性、重要性何其美好的结果。

然而,在神的创造界,有更高的被造。所谓更高级的被造,就是更接近神自己的特性的被造。这样的被造,就是有了被神所赋予的独立的主权和意志,我们称之为“位格”。有了位格的存在,虽然仍然需要按真理来遵守神所命定的秩序,但这遵守不再是无条件机械地遵守;而是有选择性的自愿地、主动地遵守了。换句话说,就是凡是有位格的存在,就有选择不遵守秩序的自由。天使和人类就都属于有位格的被造。撒但就是选择不遵守神所命定之秩序的天使。圣经这样描述:“又有不守本位、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, 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,等候大日的审判。”(犹 1:6)这里所说的“不守本位”就是破坏秩序的叛逆行为,简称为“造反”。

自撒但进入人类世界,引诱挑唆人类跟随它走不守本位的造反之路,败坏、混乱、犯罪和死亡就成了人类社会的“常态”。圣经把以色列人悲惨的历史概要地记录下来,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他们一切悲剧的总根源就是出自于他们的悖逆,表现为不守神所命定的秩序。

感谢神!三而一的神自己是遵守秩序的完美榜样。特别是在“圣子”的顺服上,更让我们体会到遵守秩序的精髓。经上说:“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,反倒虚己,取了奴仆的形像,成为人的样式。既有人的样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,……使荣耀归与父神。”(腓 2:6-11)所以圣经呼召我们:“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。”(腓 2:5)在这里所强调的基督耶稣的心,重点所指的就是那颗凭信全然顺服秩序的心。

弟兄姊妹,耶稣基督的救赎和教会一切侍奉的最后结果,就是要得到能全然恢复神所命定秩序的生命。当今的世界,其最邪恶的特征,就是叛逆。他们打着看似光鲜的旗号,鼓吹什么普世价值,同性恋,女权运动,人权、民主等等,皆出此辙。这样的叛逆之风,当然也很强劲地吹进教会,不断给教会造成混乱和破坏。一切爱主的肢体当在此谨慎警醒。

–张但理牧师

再思十架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主日平安!

很快就要到纪念我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生命救赎被钉十字架的“受难节”和纪念祂从死里复活、得胜了死亡的“复活节”了。在此之际,让我们再一次反思,在我们的信仰中,“十字架”到底是什么意义?因为经上记着说:“十字架的道理,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,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。”(林前 1:18)可见,这至重要的十字架的道理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顺理成章地准确把握和理解的。

事实上,十字架本是一个死刑的刑具,在罗马时代被广泛用来处死非罗马公民的。但因神的儿子、我主耶稣基督对人类的救赎大工,是借祂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所作成的,因此,使得十字架这个本来极尽残酷的刑具赋有了新的伟大、丰富且深刻的象征性意义。

首先,使徒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曾说:“我曾定了主意,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,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。”(林前 2:2)当然, 有些人因此误以为保罗所传福音的全部内容,就只有主耶稣并祂钉十字架的道理,当然不是这样。但就当时的哥林多教会而言,这道理的确是重要且适合的。并且使我们知道,主耶稣并祂钉十字架,就是福音的最核心信息。

事实上,我主耶稣为拯救世人所付出的代价,何止十字架上那六个小时?然而,祂被挂在木头上,成为赎罪祭牺牲的那一刻,乃是祂救赎大工的高潮和关键。因此,十字架就成了祂大爱牺牲、信心顺服、全然得胜的标志和象征。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作出的见证,正是人类生命所当共同拥有的美好素质,就是人类因犯罪而破坏了的“神的形像和样式”(创 1:26-27)。因此,在我们的祖先造字的时候,把标准、楷模的概念,造成在木头上悬挂的羔羊,且祂是永远不变,无可取代的“樣”板。

圣经希伯来书上说:“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,因为受死的苦,就得了尊贵、荣耀为冠冕,叫他因着神的恩,为人人尝了死味(十字架)。原来那为万物所属、为万物所本的,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,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(樣),本是合宜的。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,都是出于一……”(来 2:9-11)因此,经过苦难(十字架)才能进入神的荣耀,就成了一切蒙神呼召之人的生命必经之路。感谢主,这条路主耶稣已经为我们走过了,以事实证明是一条走得通的路;而且是唯一的生命之路。这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把自己血肉的身体钉在十字架上死去;而是“凡属基督耶稣的人,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。”(加 5:24)

所以主在呼召门徒时说:“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。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,必丧掉生命;凡为我丧掉生命     的,必救了生命。”(路 9:23=24)当然,这里所说的“十字架”不是指物质的,乃是指治死旧我,得着新我的过程。

哥林多的教会一开始就误入了宗教主义的歧途。他们走宗派主义(我是属 XXX 的)和高举神学(求知识和智慧)的道路;却想绕过钉死老我(十字架)得着基督(进入荣耀)的生命之路。因此,表面看来他们恩赐多多, 凡事富足;但实际上却充满嫉妒纷争,软弱不堪。使徒保罗之所以称他们是属血气、属肉体的,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十字架生命更新的过程。

《老子》有话,耐人寻味:“为学日益 ,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无为而无不为。”这里所说的“无为”即我们常说的“老我死透” 的状态。既已“无为”,就为大道之行扫除了一切障碍,因此便可无所不为;不是自己的为所欲为,而是大道之行的畅通阻。

使徒保罗说:“因这十字架,就我而论,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;就世界而论,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。”(加 6:14)以致达到“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,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。”(加 2:20)愿一切属神的儿女都借着基督的十字架,得到这荣耀的生命。

–张但理牧师

爱主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主日平安!

对于人类来说,“爱”几乎是一个谜!在我们的潜意识里,爱的重要性似乎人人都知道,并且我们也曾发出过这样的呼声:“如果人人都付出一点爱,这世界将变成更美的人间!”但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实却是真爱很少, 极其缺乏。有时就算有,那爱似乎也是很沉重,很难享受的。

例如,有些做父母的,真是爱自己的孩子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然而,在很多时候,这爱却在很“合理”的情况下,成了孩子(被爱者)的捆绑和沉重的负担。有少数孩子因承受不了这样爱的捆绑和压力,不仅彻底拒绝放弃了那份爱,甚至还有人因此选择了轻生。这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。没有爱是不行的,爱的不正确表达也同样是不行的。

有一些夫妻,曾经是何等的彼此相爱,海枯石烂、永远相伴。然而,在不知不觉中,走着走着,那份爱就枯干了,以至于最后干脆在宣布“我不爱他了”的理由中彼此分手。

爱到底是什么?爱为什么那么重要又那么难得?

首先,我们必须要明白,爱不是一种知识,甚至不是一种修养得来的功夫。在看重教育的今天,有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而得到。例如大部分的知识、技巧、技能等,都可以。但爱不行!人无法通过学习和练习来得到爱;虽然人可以通过学习和操练,使爱得到更好的发挥和表达,但客观事实是,人无法通过学习和操练得到爱的本身。

爱也不是象某些人所描述的,是一种浪漫的情感和冲动。其实,那些所谓的浪漫,往往是人体内荷尔蒙的作用,因为那种情感的冲动,往往只是一时的,有条件的,经由某种刺激而产生的。但随着条件的改变,那种情感的冲动也会随之改变或消失。这就是很多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之一。人们常说的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”,就是这个原因。圣经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中,对爱进行了极为重要的说明和描述。但那些经文也让人倍感困惑。例如,那里说有的人可以做到舍己身让人焚烧,但却仍然可能没有爱。难道这么伟大的行为,能在没有爱的前提下发生吗?答案是:可能的。虽然在接下来的经文中,圣经对爱的表现有了具体的描述,如:恒久忍耐,不自夸,不轻易发怒等等。人们读了这些经文,往往惊呼:“太难做到了!”

事实上,爱是做不到的;爱只能活出来。为什么呢?因为它是一种生命的特质。人必须具有这种生命,才会有这种特质;如果没有这种爱的生命, 他学得再怎么象,仍然不是爱。

圣经明确告诉我们:“神就是爱。”(约壹 4:16)换句话说,爱是神生命的最大最重要的特质。由于在起初,人是按神的形像和样式被造的,因此在人的里面就有了神的生命(亚当是神的儿子),因此就有了爱的特质;同时,人的生命也有了对完美之爱的需求,因为爱不是单向的,而是互动的。但遗憾的是,亚当违背了神的命令,犯了罪!罪进入了人的生命里,把神的形像破坏了,以致人生命中的方方面面都被罪污染了。爱既被破坏,取而代之的就成了自私和仇恨。这几乎是人类一切悲剧产生的总根源。

感谢神,当我们都死在了过犯罪恶中时,神就差祂的独生爱子,耶稣基督,道成肉身,成为我们的代罪羔羊而死在十字架上。耶稣基督以从死里复活者的大能,赐给一切信祂之人有重生的新生命。正如经上记着说:“亲爱的弟兄啊,我们应当彼此相爱,因为爱是从神来的。凡有爱的,都是由神而,并且认识神。没有爱的,就不认识神,因为神就是爱。”(约壹 4:8- 7)基督徒就是一群在基督里重生的人。

主耶稣说:“……我来了,是要叫人得生命,并且得的更丰盛。”(约10:10)因此,我们不仅要从主那里得到爱,并且还要得到更丰盛的爱。爱是互动的。主是爱的源头,当我们常常爱主,主的爱就进到我们里面,如同甘霖浇灌大地。我们有了主爱的不断浇灌,就可以活出主的爱了,我们的生命就因此而丰富,且发出主的荣光。

–张但理牧师

与主同行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主日平安!

与神同行是圣经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。正如主说,祂再来之前的日子,如同挪亚的日子(参太 24:37)。挪亚的日子,圣经描述为:“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,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,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, 心中忧伤。……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。……挪亚是个义人,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。挪亚与神同行。”(创 6:5, 6-8, 9)挪亚这位被圣经称为义人的人,对他关键的描述就是他与神同行。

先知弥迦,在以色列人偏离了神的心意,犯罪堕落,迷失了人生的善道时,他代表神曾宣告说:“世人哪,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,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?只要你行公义,好怜悯,存谦卑的心,与你的神同行。”(弥6:8)“与神同行”,这是神向世人所要的。“行公义,好怜悯,存谦卑的心”这些都是副词短语,来说明如何与神同行,而与神同行才是“善”的关键核心,是神向世人所要的。

那么,什么叫做与神同行?怎样才算是与神同行呢?以色列出埃及的旷野历程,从正反两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好的例子,使我们可以思考理解。

以色列出埃及,使我们看到与神同行的第一个原则是:“神主动,人顺服。”无论是神对领袖摩西的训练、呼召、差派,还是后来所有摩西所需要的一切,都是神主动赐下的。以色列人在旷野要走的路线,要停留的站点, 几时起行,几时安营,都由神借白天的云柱,夜间的火柱来引领决定。无论作为领袖的摩西,还是作为以色列的会众,都要在神面前凭信心而顺服遵从。

如果我们了解埃及和西奈旷野的地理环境,我们基本上可以说,神所引领以色列人要走的路程,都是不可能通行的“死路”!

这首先是对带领人摩西的信心挑战是极大的。摩西曾经在埃及的王宫里生活过三十多年。他对他所统治过的埃及的疆土非常熟悉。正如圣经所描述的说:“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,说话行事都有才能。”(徒 7:22)后来,他又住在米甸的旷野,成了一个牧羊人,主要游走在西奈半岛上,长达四十年之久。所以,他对那一带的地理环境和天然条件熟悉的不得了。

所以,在一开始,他就带领以色列人走地中海沿岸的非利士商道,因为从人看来,那是从埃及到迦南地的唯一通道。但神却引领他们回转,沿红海的西海岸向南。那是通往非洲内地的路,但不可能走到目的地迦南地的。以致法老和他的臣仆们得知以后,都以为以色列人在旷野走迷了路,所以派大兵追赶!但摩西和以色列人都凭信心顺服了!

当以色列人来到红海西岸,前是大海,后有追兵,在人看来,他们顺服神,就走到了绝路!然而,正是在这样,人绝望、毫无出路的时候,神的荣耀彰显了。以色列人过红海的历史大家都熟悉,在此不再赘述了。当然,在接下来的历程中,两百万人的巨型队伍,男男女女老老少少,要走过被圣经描述为大而可怕的旷野,怎么可能?事实告诉我们,只要信而顺服,如同过红海一样,在人看来的不可能,都成为可能。

其次,在与神同行的过程中,要往前看,往上看;但不能往周围看,尤其不能往后看。

以色列的旷野历程使我们看到,与神同行,绝不等于凡事顺利,没有艰难,一帆风顺;相反的,客观事实使我们看到,他们的路程,真神困苦艰难,险象丛生!例如:他们过了红海之后,第一个遇到的挑战是没有水。圣经说,他们走了三天的路程,没有水,百姓开始发怨言。去过西奈的弟兄姊妹就知道,在那里三天没有水是个什么概念。终于来到一个地方,有水啦! 但一喝,是苦的,不能喝!他们是何等的失望!所以,给那地起名叫“苦(玛拉)。正当摩西和百姓都绝望的时候,神指示摩西,把一棵树扔进那水里,水就变甜可以喝了。当然,苦水变甜,这是神迹。后来,他们还经历了磐石出水的神迹。圣经说:“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,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;所喝的,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,那磐石就是基督。”(林前 10:3-4)既然基督一直随着他们,他们也是与神同行的,为什么不随时供应他们水喝?而是要等到他们干渴莫名,几乎要死,彻底绝望的时候呢?当然,我们相信其中可能有主更多更丰富的旨意;但有一点,圣经明说,是要试验他们(参出 15:25)。试验什么呢?就是面对无法胜过的困难时,他们信心的眼光投向何方。

弟兄姊妹,今天我们与神同行同样是信心的道路。虽然不见云柱火柱,但有圣经、圣灵并神的教会来引导我们。凭信心仰望基督,忍耐顺服,同样是今天我们与神同行的原则并在任何困难挑战面前得胜的秘诀。愿我们同有挪亚的心志,忍耐到底,必然得救。

–张但理牧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