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止而后定

2022-08-14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主日平安!

“知止而后定”是出自中国儒家经典《大学》开篇的一句话。其整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知止而后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”即知道了终极目标之后就能心定下来,心定之后就能冷静下来,冷静下来之后就能心安不躁,心安不躁之后就能思考规划,思考规划之后就可以有人生收益了。

其实,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。然而,其中的确蕴含着极大的智慧。然而,历世历代的儒家学子们,在这样的智慧中,却极其迷失。虽然大学之道,最终目标是“止于至善”(即: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最高的善),但却无法说明这“至善”到底是什么,标准是什么?又为什么要去达到这至善的目标?倾其毕生的努力达到至善之后,如果接下来等等着的是一了百了的死亡,那达到至善又有什么意义呢?虽然尚书《太甲》篇上说:“顾是天之明命”(即:应当常注视上天赋予的光明使命),但“上天”指的是谁?怎么知道上天赋予的光明使命是什么呢?

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致命之处了:格物而致知(即:观察研究事物就能得到真理的知识)。

甚至大学引用尚书《帝典》的话:“克明峻德”(能努力彰显伟大的美德),就得出:“皆自明也”(一切都自然明白了)的结论。然而,历史事实使我们看到的是,儒家学子们并不明白;相反的确是极其迷失,以致到了鲁迅的笔下,中国文化成了一种彻头彻尾的充满迷信色彩的伪君子文化。

其实,在中国文化中,一切的善源最终都来自于天。这里的天当然不是指物质的天;而是一个有位格,有性情,能沟通的至大至高的存在。因此,果然亲切地称为:“老天爷”(即:永恒天上的父亲)。

虽然我们有这美好的概念,但我们于这位天上的父亲到底是什么关系,却说不清楚。因此,到头来我们只是把老天爷供在那里,而实际上他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具体可操作的互动关系。

然而,世上的确有一个民族,与世上其他民族都不相同。因为他们不但知道有这位天上的父亲,而且与这位天父有着确定的互动关系。这个民族就是以色列人。他们与天父的关系,并非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,找到了天父;而是天父拣选了他们,立他们为天父自己的子民,天父要透过这个民族,把祂的旨意传向普世。

因此,以色列人的圣经,与中国的诸多经典,有些内容是相似的;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。其关键的区分,就是信息资料的来源。中国经典的思想,来源于“格物”,即对事物的观察研究。这与佛教的开悟是相同的,都是基于人的观察思考得出的结论。

以色列人的圣经,其信息的来源则是天父的“启示”,即:天父上帝用祂自己特别选择的方式,使祂所特别拣选的人(被称为“先知”)准确地知道祂的旨意,然后用人的文字,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记录下来。

这样,以色列人的圣经,就对这世界上一切人的思想所产生的所谓经典,产生权威上的本质的超越。

其实圣经从根本上否定了“格物致知”或“冥想开悟”的可能性。圣经说:“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,废弃聪明人的聪明。”(林前1:19)又说:“世人凭自己的智慧,既不认识神,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,这就是神的智慧了。”(林前1:21)因为圣经进一步解释说: “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,是眼睛未曾看见,耳朵未曾听见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”(林前2:9)

感谢神!最近我们周二晚上的圣经概览查经,刚刚学习了彼得前、后书。作者彼得自称是耶稣基督的使徒。使徒这个字的原文意思是:使者,代表,受命的特使等。

耶稣基督是谁呢?圣经说祂就是创造天地万物,又赐人生命的上帝。所以,祂所特派的使者,以立约的严肃程度向我们讲话,这就是权威的来源,是可信的凭据。因为只有永恒自在,创造天地,超越生死的神,才是我们生命问题答案的权威来源。

彼得代表耶稣基督告诉我们,人生在世唯一的终极目标是:“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。”(彼后1:11)这个目标有两部分:1)进入主耶稣基督的国;2)丰丰富富地。弟兄姊妹,这不是格物而知,更不是胡思乱想的所谓的开悟,而是启示而知的绝对真理。当我们知道了这个,就可以“知止而定”了。

彼得告诉我们,进入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国,第一步是:“重生”(彼前1:3)。但人因信称义,重生得救的时候,他的名字就被写在天上的生命册上,他就进入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国。然后接下来的人生道路,就是这重生的生命,经过操练之后,丰富成熟起来,便能丰丰富富地进入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国了。这国是超越肉体死亡,直到永远的国,这才使我们一生磨练而最终的结果有了意义。如此我们便能安心规划自己的人生,靠着神的恩赐,完成一生的使命。得知此道者,方能心有大志而不枉此生。

–张但理牧师